“出臺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意義很大。”中國制冷學會副理事長兼冷藏凍結專業委員會主任劉長永9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方案不但保留了檢測手段,還增加了對進口食品外包裝進行不留死角的消毒的規定,可大大減少通過進口冷鏈食品將病毒帶入交易市場或冷庫的機會。
日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要求,實現全流程閉環管控可追溯,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在進口冷鏈食品首次與我境內人員接觸前實施預防性全面消毒處理。
11月7日,天津濱海新區接到山東省德州市通報,經天津市從境外進口的冷凍食品外包裝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在此之前,北京、青島、威海乳山的新冠肺炎疫情都與進口冷鏈檢測到新冠病毒有關。
作為全國冷鏈食品的重要進口口岸,天津口岸進口凍肉占全國肉類進口量的近三分之一。今年1—9月份,天津口岸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凍品217.6萬噸,價值502億元,同比分別增加38.2%和48.7%。
在進口量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如何做好冷鏈監管?
方案提到,針對不同的檢測結果,有不同的處理措施。結果為陽性的,按規定作退運或銷毀處理。陰性的,海關部門組織指導督促查驗場地經營者或進口企業,對進口冷鏈食品的集裝箱內壁、貨物外包裝實施消毒。
天津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侯金坡介紹,天津海關全關區抽調人員,充實一線查驗和實驗室檢測力量,實行一線人員、現場海關7天無休工作制,業務量突增時連夜工作,確保取樣后24小時之內完成檢測。針對天津口岸進口凍品特點和疫情防控要求,天津海關嚴格依規做好貨物后續處置。
方案提到,對從口岸放行的進口冷鏈食品,在社會冷庫或企業冷庫倒箱過車、入庫存儲前,相關生產經營單位查驗貨物所附的消毒證明,如未消毒,則在掏箱卸貨時,對該批貨物的集裝箱內壁、貨物外包裝實施消毒。
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今年6月北京新發地市場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后,為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傳入的風險,全國海關第一時間對進口冷鏈食品開展了新冠病毒監測。天津海關第一時間聯合同方威視子公司津海威視成立項目組,在最短時間內研制出能自動快速對冷鏈食品進行全方位病毒消殺的裝備——冷鏈隧道式全方位消殺系統。
據了解,新型冷鏈隧道式全方位自動消殺系統采用了“自動六面噴淋消殺技術”,可以對冷鏈商品、包裝盒、電商快件、托運行李等進行快速無死角的噴淋消毒。目前10套冷鏈隧道式全方位消殺系統已投入使用。
疫情發生以來,各地都加強了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建設。比如,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運用區塊鏈、大數據、電子編碼等信息技術,對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開展追溯管理。天津市場監管部門按照“沒有追溯數據不得銷售”的要求,加強進口冷鏈食品追溯體系建設,建成了天津冷鏈追溯平臺,用信息化手段實現進口冷鏈食品可追溯。
方案也強調,要進一步完善追溯管理,做到所有進入市場的進口冷鏈食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
在劉長永看來,方案重點是對冷鏈食品的來源地和去向進行追溯,如果能按照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要求,將冷鏈食品的生產、加工、冷藏、運輸全過程的溫度監測和追溯融合在一起,既能達到防疫也能保證食品質量安全。
轉載來源:海關總署